全總負責人就學習貫徹《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答記者問
建設宏大的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 助推制造強國戰略 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全國總工會負責人就學習貫徹《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答記者問
2017年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改革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日前,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組長李玉賦接受采訪,就有關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新時期產業工人指的是誰?為什么要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答:傳統意義上,產業工人是指在現代工廠、礦山、交通運輸等企業中從事集體生產勞動,以工資收入為生活來源的工人。在充分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充分考慮我國產業分工和發展變化的實際基礎上,我們認為,我國產業工人主要是指在**產業的農場、林場,第二產業的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和電力、熱氣、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以及第三產業的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中從事集體生產勞動,以工資收入為生活來源的工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圍繞提高產業工人隊伍整體素質、發揮產業工人骨干作用、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保障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等,作出重要制度安排,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取得新的進展。截至目前,我國產業工人有2億左右,其中超過八成集中在第二產業,近八成集中在制造業和建筑業,六成集中在大中型企業,三成具有技術等級,農民工占六成左右。
與此同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據測算,制造業人員中高技能人才占5%;技術工人隊伍中,初級工、中級工占比達到73%,高技能人才比重遠低于工業發達國家水平;74%的農民工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六成以上沒有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在非公有制企業、小微企業,技術工人更是嚴重匱乏。此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技能形成缺乏頂層設計,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之間協調銜接不夠,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不暢,人力資本投入不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需要進一步完善落實,等等。這些問題,關系到產業工人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實現,關系到工人階級領導階級地位的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迫切需要通過改革加以解決。
問:如何認識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大現實意義?
答: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從黨和國家性質著眼,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階級基礎的迫切需要。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是國家的領導階級,是黨**堅實**可靠的階級基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力軍。而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是創造社會財富的中堅力量,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力量,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有生力量。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新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新進展,都離不開工人階級特別是產業工人的奮力拼搏和忠誠奉獻。
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從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著眼,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提高產業工人隊伍素質的迫切需要。隨著形勢發展,我國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加錯綜復雜,在國內,經濟運行仍存在不少問題,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矛盾突出,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困難增大。除了產業結構本身原因外,產業工人隊伍素質是關鍵的制約因素。要建成制造強國,需要尖端技術和先進設備,但更要有一大批能把藍圖變為現實的能工巧匠;再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終也要靠一線產業工人來實現和操作。國際上,世界產業結構深刻調整,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是一把雙刃劍,這些對產業工人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已經成為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直接影響到我國在經濟全球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能否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明確要求就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出總體思路和系統方案,為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因此,制定和實施《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國家和民族的長遠大業,事關產業工人的根本利益和整體利益,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包括產業工人在內的工人階級的高度重視和巨大關懷,釋放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的強烈信號。
問:請問《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答:2016年8月,根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要求,由全國總工會牽頭,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在中央改革辦指導下,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總工會主席李建國要求,5部門把研究起草改革方案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迅速成立了由全總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玉賦任組長,5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主要工作有:一是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重要決策部署和文件規定,著眼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力于改革創新,為起草改革方案打牢思想和理論政策基礎。二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2016年9月至10月,由5部門領導帶隊赴12個省(區、市)、100多家企業開展調研,征求黨政領導、產業工人、工會干部、企業經營者和專家學者等意見建議。三是精心組織起草方案。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工作協調會和征求意見座談會等,對改革方案深入研討、反復論證。四是多方征求收集意見。先后兩次征求了中央和國家機關30多個部門和單位意見,對各方面意見建議能采納的都予以采納。在達成一致基礎上,提請中央深改組審議。
問: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有什么樣的總體考慮?
答: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總體上,要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改革不適應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要求的體制機制,充分調動廣大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好地發揮產業工人隊伍的主力軍作用。
問:改革的目標任務是什么?如何有序推進改革?
答:通過改革,使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保障產業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產業工人合法權益進一步實現,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更加濃厚,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的產業工人隊伍。為此,要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序推進改革,必須把握這幾項原則: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方向;堅持服務大局,發揮支撐作用;堅持以人為本,落實主體地位;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改革創新。
問:改革都有哪些重要舉措?
答:《改革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了25條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在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方面,主要是強化和創新產業工人隊伍黨建工作,突出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健全保證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創新面向產業工人的工會工作。在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方面,主要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改革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統籌發展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改進產業工人技能評價方式,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穩定就業。在運用互聯網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方面,主要是創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網絡載體,打造網絡學習平臺,推行“互聯網+”普惠性服務。在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方面,主要是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暢通產業工人流動渠道,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改進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加大對產業工人創新創效扶持力度,組織產業工人積極參與實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在強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撐保障方面,主要是加強有關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完善財政投入機制,建立社會多元投入機制,完善產業工人勞動經濟權益保障機制,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理論政策研究,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社會氛圍。
問:這些改革舉措中有哪些亮點?比如,大家都注意到,在《改革方案》的主要舉措中,**先提出了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
答:25條改革舉措涉及產業工人的思想引領、技能提升、作用發揮、支撐保障等方面的體制機制,蘊含其中的亮點很多。亮點之一就是把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
一是突出強化和創新產業工人隊伍黨建工作。加大在產業工人隊伍中發展黨員力度,把技術能手、青年專家、優秀工人吸收到黨組織中來。要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探索不同類型企業黨建工作方式方法。二是突出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職業精神和職業素養教育,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產業工人愛崗敬業、甘于奉獻。三是突出圍繞提升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健全一系列制度安排,如適當增加產業工人在黨的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政協委員、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和委員會委員中的比例,探索實行產業工人在群團組織掛職和兼職等。四是突出創新面向產業工人的工會工作。堅持黨建帶工建,進一步改進工會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活動方式、工作方法,創新國有企業工會工作,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工會工作,保持和增強工會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
問:產業工人技術技能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這方面有哪些改革舉措?
答:提升產業工人技術技能水平,是改革重點所在。《改革方案》中專門把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作為一個方面,推出6大舉措:一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制度。包括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普通教育的有機銜接,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制定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健全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成本補償等政策,探索推進產教融合企業試點,打造足夠數量和具備實踐經驗的高素質“雙師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等。二是改革職業技能培訓制度。主要是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改革,建立各類培訓主體平等競爭、產業工人自主參加、政府購買服務的技能培訓機制;強化和落實企業培養產業工人的主體責任等。三是統籌發展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建立覆蓋廣泛、形式多樣、運作規范,行業、企業、院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促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縱向銜接連通、橫向互通互認。四是改進產業工人技能評價方式。如優化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健全職業技能多元化評價方式,引導和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組織自主開展技能評價;做好職業資格制度與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銜接等。五是打造更多高技能人才。提出實施國家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創新協同培育模式,依托大型骨干企業建設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孵化拔尖技能人才,培育更多“大國工匠”。六是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穩定就業。深入實施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行動計劃、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
問:《改革方案》把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請問有什么考慮?
答:針對影響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暢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是制定《改革方案》的初衷之一。很多調研都顯示,職業發展通道狹窄,已影響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因此,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必須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
《改革方案》從6方面來推進:一是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改革企業人事管理和工人勞動管理相區分的雙軌管理體制,實行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完善個人學習賬號和學分累計制度,推進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職業技能等級學分轉換互認。二是暢通產業工人流動渠道。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完善就業信息服務制度,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引導企業在關鍵崗位、關鍵工序培養使用高技能人才,提高相應待遇,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建立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研究創新激勵方式。增加產業工人在各級各類勞動模范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的名額比例。四是改進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建立以企業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為基礎、以國家和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為主體、國內競賽與國際競賽賽項相銜接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機制。五是加大對產業工人創新創效扶持力度。深化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開展先進操作法總結、命名和推廣。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企業建立職工創新工作室、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師工作室,聯合高等學校、職業學校和**科研機構共建實驗實訓平臺,探索創建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六是組織產業工人積極參與實施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加強產業工人技能國際交流與合作。
問:“互聯網+”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有哪些“e特點”?
答:運用互聯網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改革方案》一個富有時代氣息的特點。主要有3個舉措:一是創新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網絡載體。建立健全結構清晰、數據準確、動態管理的產業工人隊伍基礎數據庫。加強網上思想引領、技術交流、創新成果展示、文化建設等,舉辦多行業、多工種網上練兵活動。二是打造網絡學習平臺。將促進產業工人終身學習納入城鄉信息化建設,加強集師資隊伍、教育內容、傳播渠道和受眾群體為一體的網絡公共學習平臺建設。三是推行“互聯網+”普惠性服務,建設網上“職工之家”,實現網上維權幫扶。
問:改革舉措關鍵在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請問這方面有何保障措施?
答:《改革方案》專門就強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撐保障提出6項舉措:一是加強有關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法治保障。依法保障產業工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權利。研究制定企業民主管理、集體協商等方面的制度,督促企業依法履行社會責任。二是完善財政投入機制。改進就業專項資金補貼方式,合理確定補貼標準和補貼對象,支持產業工人教育培訓。對符合政策的產業工人納入高技能人才建設規劃,按規定享受有關支持政策。三是建立社會多元投入機制。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支持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落實完善引導社會資本進入職業教育領域的優惠扶持政策,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舉辦民辦職業教育。四是完善產業工人勞動經濟權益保障機制。創造平等就業環境,保障就業機會公平。完善工資平等協商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健全向一線產業工人傾斜的分配制度,落實產業工人參與分配決定的權利。健全社會保險制度,做好跨地區、行業、單位流動的社會保險關系接續。加強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工作。規范勞務派遣用工。五是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理論政策研究。六是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社會氛圍。
問:在改革的組織實施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強有力的組織實施是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得以落地見效的重要保證。《改革方案》從4個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構建合力推進改革的工作格局。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工會、行業協會、企業代表組織充分發揮作用,統籌社會組織的協同力量。建立貫徹落實的協調督查機制,由全國總工會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形成整體合力。二是有力有序推進改革,著力在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骨干企業中推進,發揮國有企業的帶動作用。針對各地區各產業的不同情況,加強分類指導,探索總結經驗,做到有序實施。三是做好改革宣傳工作,營造關心、支持推進改革的良好社會環境。四是加強對改革實施的督促檢查,確保《改革方案》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