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12期】工會青年說|新鄉縣總工會機關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展“讓文明之光照亮新征程”主題活動
《新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批準,將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為進一步引導廣大工會青年干部帶頭遵守、用行動踐行《條例》,推動《條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近日,縣總工會機關青年理論學習小組主動學習《條例》,迅速掀起機關學習和宣傳《條例》的熱潮。
讓我們來一起傾聽青年工會工作者的心聲!
王磊:《條例》中“在密閉空間電子設備外放音量,不妨礙他人”讓我記憶尤深。隨著短視頻的發展,各種吸引眼球的短視頻引人不忍放下手機,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壞處,其中**讓人難以接受的莫過于公共場所的大聲外放。相信不少人都有過在乘坐地鐵公交時遇到有人在用手機大聲外放短視頻的經歷,這種不文明的行為隨著條例的正式實施,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周潔:文明”一詞**早出自《易經》,曰“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在現代漢語中,文明指一種社會進步狀態,與“野蠻”一詞相對立。文明與文化這兩個詞匯有含義相近的地方,也有不同。文化指一種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著某種文明,但是沒有文化并不意味“野蠻”。由此聯系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涉及國家層面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人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新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頒發可謂是當前形勢和社會實踐需要的一部好條例。
邵珺:《條例》中給我感受**深的是第十三條,即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今年清明回老家,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見地里一座又一座墳頭祭奠的鮮花,移風易俗,文明祭祀,我們在進步。中午聚餐時也不再是記憶中的大魚大肉,盤盤碗碗,重重疊疊,而是吃多少點多少,親戚說先這樣,不夠吃我們再點。文明就是這么簡單,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每一份文明行為,都與世間美好環環相扣!
張敬訥:《條例》是我市**次為“文明”立法,有益于人民群眾的文明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提升我市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將對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和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起到深遠的影響。
賈子帆:在學習《文明條例》過程中,我意識到作為文明城市的一員,要踐行《文明條例》,嚴格遵守條例規定,為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做出貢獻。
趙杰:要將《條例》貫穿到工作中,具體到我自己就是要在新業態工會的組建和服務中時刻用《條例》標準來要求自己,真正體現出工會“娘家人”的熱情和溫暖。
李贠:個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在《新鄉市文明促進條例》的指導下為城市的文明盡一份力,城市才會變得更好!在新鄉這片沃土上,文明之光將一直照亮新征程!
王棟祖:《條例》以公民道德浸潤文明行為、以先進群體厚植文明風尚、以志愿服務賦能文明實踐、以立破并舉涵養文明生態,承載著新鄉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系著新鄉人的切身利益,每個新鄉人都要積極參與《條例》的宣傳工作,上下聯動,同心協力,為全面開啟文明新鄉新征程作出積極貢獻。我們有理由相信,等到了8月1日《條例》實施后,在文明新鄉,時時抓文明、人人講文明的氛圍必將更加濃厚,讓文明之花開遍牧野大地,讓全城百姓共享創文碩果,讓文明成為新鄉**亮麗的底色。
劉正楠:新文明的繁榮成就民族復興。文明建設同人與社會的發展互為條件、相互促進: 一方面,文明發展與建設需要通過人的發展才能實現; 另一方面,人的發展的實現以文明發展與建設為前提。人的發展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而滿足需要的社會文明進步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不僅是物質文明的發展,同時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滿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進而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