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創業為鄉親 志在京華鑄黨魂
艱苦創業為鄉親 志在京華鑄黨魂
記踐行群眾路線的典范——劉志華
劉志華,女,1942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新鄉縣小冀鎮。漢族,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新鄉市人大副主任、京華社區黨委書記、京華社區居委會主任、河南省京華實業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她連續當選為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七、八、九屆全國婦聯執行委員;河南省八、九屆人大常委。她先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中國十大女杰”、“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興村富民百佳領軍人物”、“中國功勛村官”、“全國優秀鄉鎮企業家終身成就獎”等40余項國家級榮譽;多次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9月被評為“河南省6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原人物”之一。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等親臨京華視察。
四十二年來,劉志華書記帶領京華人,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奮斗,不僅帶富了京華,更影響帶動了一方人,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想吃飽飯的跟我走!”
京華的前身是新鄉縣小冀鎮東街村第五生產小隊。上世紀七十年代,這里還窮的一無所有,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吃不飽肚子,每天吵每天鬧,人心渙散,一盤散沙。農民生病不敢進醫院,花五元錢的藥費都得去借。1972年冬天選隊長,全隊男女老少在一起悶坐了兩天,也沒找出一個合適的人選。因為能當隊長的男同志基本上輪了一遍,還是照樣窮,照樣鬧。72戶社員的集體家當只剩下三間破草房,四頭瘦牛,一輛破馬車,還有8000元的外債。誰也不敢再去接這個爛攤子了。劉志華看到大家垂頭喪氣的樣子,再也坐不住了,站起來說:“沒人干,我來干!”話音剛落,參加會議的群眾齊刷刷地舉起了手。就這樣,劉志華開始當隊長,配了6個女隊委,組成了婦女班。她說:“男人能干的,我們也能干;男人不能干的,我們還能干!想吃飽飯的跟我走!”并發誓:“要為農村爭氣,為農民爭氣,為婦女爭氣!”她要帶領鄉親們開創一條通向富裕的道路。
**先,從解決糧食問題入手。俗話說抓糧先抓肥,沒錢買化肥,把每家茅廁里的糞坑挖地三尺拉到麥田里;又到化肥廠水溝里拉廢氨水。數九寒天,每天天不亮就拉著駕子車出去,一直干到深夜才回來,大家手都凍爛了,半截棉褲結成冰凌,襪子和凍爛的腳粘在一起,想脫下來真是撕心裂肺的疼。可是為了實現吃飽飯的共同目標,誰也沒叫一聲苦。起早貪黑,汗水沒白流,終于贏得了1973年小麥大豐收。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田地里苦干容易,但要把人心凝聚起來卻很難。初當隊長,劉志華**先虛心向隊里的老農請教,但前任隊長卻故意躲起來不見。自尊心極強的劉志華,為了團結**大多數的群眾,忍辱負重,三番五次登門拜訪,終于感動了他,并把他吸收為婦女班的編外隊委,極大的調動了他的積極性。還有身為隊委的杜愛枝卻帶頭破壞制度,為了維護集體利益,劉志華據理力爭,杜愛枝竟帶著她的家人找劉志華隊長大打出手,劉志華隊長的侄子劉德全上去勸架,胳膊上被剪刀戳了三個窟窿,留下了終身疤痕。終以血的代價鎮住了歪風邪氣。從此,再沒有人敢胡作非為,侵占集體利益。
人心齊泰山移,在劉志華隊長的帶領下,五隊人終于吃上了白饃。但婦女班子清楚地認識到,僅靠人均5分多地,只能解決溫飽,根本擺脫不了貧困,怎么辦?搞工業!根據當時小隊情況: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三沒有人才,只能搞一些投資小,技術性能低、見效快的手工加工業。一個偶然的機會,劉志華隊長發現了打草繩這個賺錢門路。于是就從信用社貸款500元買了五部草繩機,開始紡草繩。但這是非常辛苦的活兒,特別是冬天,粗硬的稻草需要灑上水,但又結成了冰,大家的手都磨出了紅肉芽,只好纏上一圈圈的膠布,手上的白膠布成了五隊人的標志,姑娘們舉起手開玩笑說:“這是我們隊長發給我們的銀戒指。”劉志華聽了一陣難受,下定決心:“等著吧!我將來一定把你們的白膠布都換成金戒指!”
當年五隊就發了一筆大財,賣草繩賺了700百元錢,大家你數一遍我數一遍,數錢的手在發抖,邊數邊流淚。700元啊,現在看來不算什么,可當時對一個瀕臨討飯的生產隊來說,這700元真是太珍貴了,它凝聚著全隊男女老少多少心血呀!也是五隊走上富裕道路的奠基石。草繩機逐漸由五部增加到十部,一直發展到了八十部。有了收入,農民能分到一些錢,日子也開始好過了,所以京華人都說,我們是靠打草繩起家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劉志華帶領五隊群眾搞集體經濟的膽子更大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劉志華聽說一種食品叫腐竹,很受群眾的歡迎,銷路好,原料是大豆,農村到處都是。于是就派人到柳州腐竹廠學技術,并高薪聘請兩個技術員開辦腐竹廠。1981年腐竹試產成功后,劉志華隊長和另一個女隊委杜學芬一人抱著孩子,一人背著腐竹直接到北京找銷路。但到北京以后,面對繁華都市,卻不知該從何做起,就在旅社翻電話本,**個找到了崇文副食供應站,一打電話,對方同意看貨,按著他們說的路線來到了采購站,沒想到一看樣品,供應站立即拍板定合同,前后不到半個小時。她們兩個回到旅社高興得蹦呀跳呀!抱頭哭了起來: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不得溫飽的農民,今天自己的產品卻走進了北京市場,她們怎么能不高興呢?就這樣北京成了京華腐竹的銷售基地,甚至把腐竹擺到了中南海的禮品專柜。
以腐竹廠為龍頭,相繼又創辦了罐頭廠、豆晶廠、日化廠、紙箱廠、機械廠、集貿市場等,1984年成立河南省京華實業公司,擁有固定資產3700萬元,人均10萬多。1987年京華人就達到了一般小康生活水平。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全國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發展起來了,對京華的產品市場沖擊很大,于是提出來經營口號:“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轉”。通過多方面市場考察和條件論證,決定轉向第三產業——創建旅游景區、酒店、溫泉療養、商貿、房地產等,因為在河南,黃河以北新鄉這一帶當時是旅游斷帶區,新鄉的經濟、交通、通訊發達,生活富裕,人民需求精神文化生活和休閑度假場所。目標鎖定,1992年投資2000多萬元建京華園旅游景區及配套的京華賓館,1993年元月開始營業。盡管當時部分領導和社會人士不理解,說什么的都有,但我們看準的事,就不會被輿論左右,一定要干下去,而且必須干好。到1996年底京華園景區的投入便全部收回了。在此基礎上,又投資80多萬元打了一眼千米以下的礦泉井,經國家鑒定,是優質礦泉水,可以直接飲用,并且對人的皮膚、健身都有好處。乘勝前進,利用礦泉水的資源優勢,建立了礦泉水廠、礦泉療養院以及和景區配套的礦泉度假村。因為適合人民的需要,市場很好,效益很高,農民收入也在不斷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2005年又投資3000多萬元,建了一個礦泉水療養生苑,設備先進、現代,在礦泉水中可以進行30多種理療,老少皆宜,是人們度假、會議、朋友聚會的好地方。
由于不斷改善硬件設備設施和提高服務質量,2005年,京華園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景區”,養生苑、度假村被評定為“三星”級旅游酒店,京華村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和旅游配套的還有購物。上世紀90年代開始搞集貿市場、商業、房地產,使京華旅游業形成了規模化的旅游產業鏈條。特別是近幾年,除了周邊地市,逐步開發了山東、山西、河北、天津、安徽、北京等地的旅游市場,和南太行風景區形成一條黃金旅游路線。外省旅游團體和周邊會議絡繹不斷,并吸引了韓國、日本等國際旅游團。三產的發展不僅富了京華,也帶富了小冀一方人,推動了小冀的經濟發展,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
新世紀初期,京華開始向教育和高科技產業發展:從1999年開始,投資4000多萬元,三年建成三所學校:京華幼兒園、實驗小學、實驗中學。面向社會招生,實現企業辦教育,教育產業化的目標,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的好評。
2003年,京華開始走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道路。劉志華和科技人員一道,經過四年多的苦心研究,反復實驗,終于研究成功了“數控全自動化球型精細鎂粉”的成套設備,填補了我國有色金屬深加工的一項空白,其技術也**于世界。該項目的技術成果已應用于我公司籌建的年產萬噸球型精細鎂粉的生產線中,產品遠銷歐美和非洲等地。京華鎂業將逐步成為集產、學、研于一體的全國**大的鎂業基地。
四十二年來,根據市場經濟規律,京華的產業結構經過四次大調整:上世紀70年代發展一產;80年代發展二產;90年代發展三產;進入新世紀在做大做強第三產業的基礎上,開始發展教育和高科技產業。目前,京華擁有京華園景區、賓館、礦泉療養院、礦泉度假村、礦泉養生苑、高科技鎂業有限公司、幼兒園、小學、中學、商貿和房地產等11個經濟實體。2012年度固定資產達到28億元。
二、“我們的目標是——建設鄉村都市”
1997年撤組建村,京華村成立。隨著經濟的發展,京華村民的生活日新月異。劉志華書記說:“我們的目標是——建設鄉村都市”。 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把我們的家鄉變成城市,甚至比城市還要美好,使原來愚昧無知的農民,成為有文化、講文明、懂科技、敢創新、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一代新型農民。
有了經濟基礎,劉志華書記便開始著手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1988年建成**代“農民公寓”建筑群有:意大利式、
西班牙式、英國式、美國式、俄羅斯式……一座建筑物是一件藝術品,屹立在冬青、翠柏、鮮花的兩側,組成了一個世界建筑風情園。共101戶,人均30多平米,每戶配備:一套組合柜、一套沙發、一部電視機、一套煤氣灶、一套衛生間潔具裝置,村民免費入住,免費供暖。每戶還專設書房,1994年胡錦濤到京華視察時稱贊:“對,這樣做,很有遠見!”還有雅典廊廟式的農民文化宮,是進行各種文化活動的場所,又是村民開會、學習的地方;2004年建成第二代農民公寓——六層三個單元;2008年建成的第三代農民公寓是別墅式的住宅。已經竣工的11層居民樓有電梯、天然氣、暖氣等現代化設施,樓前有文化休閑廣場。目前,公司各單位及居民區全部亮化,大小街道路面硬化,供排水系統完好,信息網絡通暢。公司各單位街道兩旁還設有專門的垃圾箱,每天有專人負責打掃、清運,確保無廢物堆積的死角。家家戶戶的公寓里都有座式廁所,公共衛生間是感應式的,由專人負責保潔,下水道通暢。村民們已自覺養成了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京華村民就開始免費享受糧油、住房、養老、入學等20多項福利待遇,2012年人均年生活水平3.5萬元,達到了老有所養、幼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醫、難有所解,就業有崗,人際和諧。
京華在發展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共同富裕的道路,建成了文明富饒的“鄉村都市”。 京華村先后榮獲全國文明村、中國革命老區紅色旅游示范村、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中國民俗文化村、中國特色村基礎教育示范村、全國新農村建設百強示范企業、“中國幸福村”、“河南省康居示范村”、“中州新村”、“省級衛生村”、“河南省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省級生態村”,多次被評為全省“五個好”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2008年被河南省委干部教育工作小組辦公室定為“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成為全國農業戰線上的一面旗幟。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吳邦國、李長春等親臨京華視察并提詞。
三、“沒有高素質的人,就不可能干出高水平的事業”
劉志華常說:“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干出高水平的事業。”“要想真正富裕,必須提高農民素質,用先進文化武裝農民頭腦。”自1989年以來,京華的農民和公司職工免費進自辦的大專班深造,請資深的教授執教;還給各戶訂了《民主與法制》、《現代家長》、《大眾健康》等雜志,營造了一個濃郁的文化氛圍。
對管理人員,三十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每人每月一份工作總結,由總經理親自批閱、指導工作;每月兩次黨員和管理人員會,學習國家政策、黨性教育和管理知識等,都由劉書記親自主講;還不定期邀請專家來京華進行主題講座;定期選派人員出去,對口**學習;招聘大中專畢業生,選出有能力、有培養前途者,充實到管理人員隊伍中,努力打造學習型企業。目前有高、中、初級職稱者占村民的47%。
對下一代的培養,在京華建學校之前,每年花費三十多萬元把孩子們送到新鄉市**好的中小學去學習,京華中小學建成之后,孩子們都回到京華的學校上學,學費全免;對有培養前途的學生送到高校重點培養。目前大學畢業回公司工作的京華子弟有二十多個,在不同的崗位上都表現非常優秀。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京華的希望和未來。培養人才,一直都是京華發展的永久性戰略。
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高人員的素質。京華文化大院有:京華展覽館、圖書室、健身房、多功能電教室、多種球類場館,兒童樂園、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京華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去參加活動。每天早上6:00—7:00,晚上7:00—8:30,在京華總部廣場準時響起音樂,京華人隨著節奏鍛煉身體。每年舉行春秋兩次體育運動會(已達40屆)、一次技能比賽、一次歌詠比賽、一次詩歌朗誦比賽,以此來活躍大家的生活,增強團隊意識和凝聚力,無形中提高了村民的素質。每年召開村民大會,評出優秀村民、好村民、五好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好丈夫,進行表彰獎勵,來樹立新風。這些活動既提高素質又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載體,用這些健康的文化去占領每個人的思想陣地。因此,在京華村,只有信仰馬列主義和毛
澤東思想,信仰共產黨,信仰社會主義。沒有迷信,沒有非法宗教活動,沒有賭博,移風易俗。婚喪嫁娶由集體操辦,一切從儉辦事,鄰里團結,人際關系祥和,形成了互尊互愛、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你追我趕、積極向上、健康發展的村風。
在京華,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人、關愛人、重用人,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大家庭。每年還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在會上公布當年經濟狀況、村務的各項工作及支出情況,表彰一年來在各條戰線上的勞模和先進,弘揚正氣、鼓勵先進、激勵大家,推動京華事業的發展。
四、“我要讓更多的人,過上像京華人一樣的‘鄉村都市’生活”
帶領京華村400多口人富起來,這只是劉志華人生目標的一部分,她還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她說,“我要讓更多的人,過上像京華人一樣富裕、健康、文明的‘鄉村都市’生活”。
2010年7月,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使擁有4000多口人的東街村并入京華村,成立京華社區,劉志華任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
京華社區成立后,社區黨委從原東街村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實現了社區工作順利推進。社區四聯隊由于干群矛盾激化,引發上訪,工作不能正常開展。社區黨委召開四聯群眾會,根據多數群眾意見,為了更有利于開展工作,決定簡化領導程序,撤銷小隊長,實行聯隊長負責制。及時組織群眾民主選舉,公開公正地選出了聯隊長,各項工作步入了正軌。接著,又分別召開其它三個聯隊的群眾會,民主選出了各聯隊群眾擁護的聯隊長。統一了建制,方便統一領導。每個聯隊設立一個黨支部,便于社區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回民墳地長期無償占用三聯隊耕地,造成雙方關系緊張,社區黨委積極與鎮領導協商,將墳地所占用的耕地作為回民公墓,并出資進行了整修綠化。同時,社區出資以租賃形式與三聯隊簽訂土地使用合同,有效維護了安定團結。通過努力,一個個多年懸而未解的難題迎刃而解,贏得了社區群眾的廣泛贊譽。
在劉志華書記的帶領下,一方面,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科學整合社區資源,積極推動京華社區經濟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從多方面入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徹底改善居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①讓原東街中、小學一千多名學生暫時搬到京華中學寬敞明亮的教學樓上課,快速解決學校危房問題,另選新址建成現代化的京華社區教育園區,然后開發地處繁華商貿區的舊校址,增加社區收入;②投資880萬元,完成京華和諧商住樓建設,為京華公司職工及社區居民提供經濟住房,有效解決了居民的住房問題;③投資1100萬元,建成京華建材市場,填補了新鄉縣綜合建材市場的空白,增加社區收入;④投資600多萬元,完成京華礦泉療養院豪華女部和豪華雙人間建設工程,使當地沐浴休閑業上了一個新臺階;⑤投入近千萬元,進一步改造國家AAAA級景區京華園,全方位提高景區檔次和品位,使旅游走向國際市場,接待韓國、新加坡等旅游團近萬人;⑥投資500多萬元,建京華奧斯卡影院,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填補新鄉縣高檔電影院空白;⑦投入3000多萬元,擴建高科技產業鎂業公司,增加出口創匯率;⑧啟動居民區建設工程,已經完成**期社區高層住宅樓,每戶150平米,有電梯,配套建設地下停車場,接通暖氣、天然氣,修建休閑文化廣場和健身廣場,徹底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扶貧幫困,是劉志華書記四十多年來的一貫作風。社區成立后,便將溫暖輻射得更遠。
多年照顧雙腿殘疾的劉志全,為他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將其培養成京華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為其娶妻成家,劉志全感激地尊稱劉書記為“姐娘”。
天生無下肢的劉德枝曾是父母的累贅,劉書記為其招婿上門,并親自為她操辦婚禮,劉書記不斷接濟她,公司每月給她500元生活費,并承擔其子女的全部學費。如今,劉德枝已是子孫滿堂。
譚來富一家兩代都是弱智,劉書記從1972年開始當隊長時就開始照顧他家,不斷接濟他家。還為他修房、送衣物、送棉被、送食品,無微不至。2008年劉書記派人找回其不務正業的孫子,給他分房子,安排工作,操辦婚禮。從家俱到新郎的禮服、床上用品,甚至新郎家人的新衣服都是劉書記親自安排置辦。
社區居民文仲軍,40多歲,因賭博賣掉了房產,妻離子散,80多歲的老母親為他操碎了心。社區成立后,劉書記想盡辦法幫文仲軍戒賭,為他安排工作,經常鼓勵他,不斷接濟他。如今的文仲軍積極上進、投入工作,找回了幸福。
2010年冬天,社區三聯隊居民馬有亮家里失火,劉志華書記一邊安排人救火,一邊派人為他家尋找安置房。劉書記立即把家里的幾條棉被送給他,并讓人給他們端來了熱騰騰的面條,馬有亮一家感動得熱淚盈眶。
2011年夏,社區五聯隊居民呂紅家里連遭不幸:婆婆常年多病,公爹和丈夫患尿毒癥,危在旦夕,6歲的兒子又從房上掉下來,接連的打擊讓呂紅幾乎崩潰。劉志華書記聽說后立即帶領社區干部前去慰問,以現金資助,并幫她聯系醫院。事后,呂紅來到社區再三向劉書記表示感謝,感謝社區救了她全家。
社區每年出資20多萬元,為3000多名中、小學生辦醫療保險;為全社區居民辦理養老保險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福利待遇。安撫五保戶、殘疾人、獨居老人、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使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總之,哪里有困難,劉書記就出現在哪里。當群眾需要關懷時,她總站在他們的面前,她常說:“干部就是為群眾謀幸福的”。
五、“勤政廉明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劉志華書記常說:“勤正廉明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她時刻牢記自己是黨培育出來的農村基層干部,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影響、教育、帶動群眾,為黨增光。她把自已的全部心血、知識和才干奉獻給了鄉親們。因公出差,從不住高級賓館 ,從沒有報銷過一分錢餐費;她得的獎品又獎給了貢獻大的干部和職工,獎金給兒童和老人買了衣物,她說:“功勞是黨的,也是大家的,把獎品給了大家,我的心才安。”
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京華”的黨員干部為集體事業發展勤勤懇懇、默默奉獻、不計報酬、不圖名利、廉潔奉公,構成了京華黨委共同的美德。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搞特權。社區兩委及公司董事會的產生,都是民主選出來的。鼓勵群眾建言獻策,提意見和建議,并根據意見和建議的價值,給以獎勵。這里黨委、董事會團結,黨群關系如魚和水,干群關系融洽,鄰里和睦,真正成了充滿人間真情的大家庭。
在劉志華書記的帶領下,京華黨委更加注重黨員干部的黨性培養和素質教育。每月兩次黨員干部會,每個黨員干部每月一份總結,由劉志華書記親自批改,并在會上講評。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年讓村民進行民主測評,使每個黨員干部置身于群眾監督之下,防止黨員干部的特權和腐敗。京華成了一所全面提高人的素質的大校園。劉志華被聘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創業四十多年來,京華在發展的同時,一貫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用真情回報社會。不管利潤有多高,堅決不上有污染的項目,重點發展旅游、服務、教育等陽光產業。隨著京華旅游、商貿及房產的開發,京華為社會提供了近4000個店面及攤位,直接或間接安排上萬人就業;旅游、服務及教育園區的發展有力地帶動了小冀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了小冀鎮的繁榮,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2009年1月,京華園景區免費向社會開放,成為新鄉縣的公共游園,滿足縣城居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京華每年向社會提供的各類資助款近500萬元。劉志華書記個人每年付出的資助費累約20萬元以上,發現困難者就給予幫助,是她一貫的作風;2008年5月京華陸續為汶川地震災區捐款30多萬元,劉志華書記個人捐款十多萬元。2010年為舟曲災區捐款20多萬元;今年4月又積極組織京華的黨員、干部職工和居民為雅安災區捐款數十多萬元。
四十二年來,劉志華放棄了進北京和丈夫共享京都生活的機會,卻把北京大學畢業的丈夫從北京拉回來共同帶領鄉親們創業;她還主動放棄了四次農轉非機會,也多次放棄“單干”或和別人合作賺錢的機遇,為了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了生她養她的這片黃土地上,把全部心血都獻給了鄉親們。劉書記常說: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盡我**大力量,多給后人留下些寶貴財富。
2013年10月
- 上一篇:中國女杰劉志華
- 下一篇:中國村魂——追憶河南省新鄉縣劉莊村原黨委書記史來賀